聯邦運輸部訂下了交通意外零死亡願景的戰略目標,希望有朝一日,無人會在交通意外事故中失去寶貴生命。
近年公布的大數據表明,交通安全部門的努力卻未見成效。聯邦運輸部嘗試在系統上下苦功,制訂全國道路安全策略(National Roadway Safety Strategy,簡稱NRSS),裡面有五大安全系統方法,其中一個探討車禍發生後的處理照顧方式。余晨峰律師今次會跟大家分享。
問:早前有一份大數據,說明距離達到零死亡願景仍然很遙遠,請教余晨峰律師,NRSS如何讓我們一步一步地看到目標的實現?
答:從聯邦運輸部的角度出發,無論交通意外事故屬於什麼性質,有人因此而失去寶貴生命都是不可接受的。所以屬下各交通安全管理部門訂下零死亡願景,就是為了拯救生命。
余晨峰律師表示,每一宗交通意外事故有人員受傷或身亡的機率仍然存在。在交通安全方面考量,就是要致力將身亡這部份的機率降到零。NRSS其中一個篇章,探討在交通意外事故發生後,如何妥善處理,從而確保所有傷員的生命得以挽回。擔當重任的,正是緊急醫療救護服務團隊(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,簡稱EMS)。
問:EMS在緊急扶危方面勞苦功高,值得大眾讚許。請教余晨峰律師,NRSS會如何闡述EMS在交通意外事故發生後的善後角色?
答:EMS所指的是緊急醫療救援人員。根據聯邦政府大數據統計,EMS團隊在全美每年為交通意外事故出動大約150萬次。當民眾致電911報案後,如涉及有人員受傷,EMS團隊會乘坐救護車,以最快的速度、最短的距離,前往現場搶救傷者,無論天氣好壞或面對什麼類型的災難性意外事故。
余晨峰律師指出,EMS有兩個明確的工作目標:除了提供緊急及應急救援措施,亦會考慮到抵達救援時有其局限性,未必能夠到現場為傷者馬上止血或施手術。因此整個救援計劃,務求把傷者安全及快捷便利地送到就近醫院急症室治理,避免造成二次或三次車禍而導致進一步人員受傷。
問:我們知道像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,通勤時經常遇到交通擠塞。請教余晨峰律師,EMS如何降低這方面的風險?
答:洛杉磯被稱為交通暴力之都,交通擠塞問題在全美亦受到關注。即使司機在十字路口聽到緊急救援車輛響起刺耳的聲音,未必會選擇禮讓。對在南加州工作的緊急救援前線人員而言,一方面救人如同跟時間競賽,另一方面需要在如此短的穿梭時間內,保障自己及傷者的人身安全,絕對不容易。
余晨峰律師接著解釋,負責駕駛救護車輛的司機,需要接受防禦性、特殊的駕駛技術訓練,如何避開交通黑點,在特殊的GPS系統指示下,以最快速度,在安全的路徑而不會在堵车的情況下,前往就近醫院急症室。
此外,EMS在培訓時,亦會制訂指引,指導工作期間如何對車內人員及傷者作出適當保護,以及加強人身安全,盡量降低工業受傷及車禍傷者承受二次或三次傷害的風險。
問:NRSS提出對EMS的策略,從挑戰、難度、大環境有詳細敘述,可否請余晨峰律師為我們概括?
答:當然可以。余晨峰律師分享以下多項方針:
1.EMS需要經常檢視醫院和各城市之間的交通流量:例如我們身處洛杉磯,屬於全美著名交通擠塞嚴重的城市。縱使事發現場與醫院急診室之間的距離不遠,但交通擠塞會大大降低傷者獲得拯救的機會。因此一定要讓路,避免救護車受到二次或三次交通意外事故。
2.緊急救援車輛力求以最短時間來往事發現場及醫院:往往需要提速,在市區街道比限速更高。但時有發生EMS趕著救人而在十字路口發生災難性事故。如何在提速及安全之間取得平衡相當重要。
3.除了前線工作人員,緊急救援車輛亦要考慮傷者在車內的安全性:行車不穩的話,不僅影響救護人員,亦會影響車內儀器的運作,從而波及傷者的生命安全。
4.駕駛緊急救護車輛的人員因為工作性質緊張、壓力不少:他們容易長時間處於大腦興奮狀態,容易有駕駛疲勞,以及缺乏足夠休息時間,往往增加交通意外事故的可能性。
5.緊急救護人員在現場執行職務的工作環境,往往是惡劣、糟糕、充滿困難的:在人員培訓、管理等方面,減少他們的工作壓力,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鬆懈。
6.緊急救護車輛需要隨時出動,硬件損耗情況必然會比一般民眾的汽車高得多:定期檢查、保養、維修等不可或缺。
問:人工智能AI的應用與日俱增,請教余晨峰律師,現今的高科技可以為EMS帶來多大的幫助?
答:全美各地EMS正在借助現今高科技,加強救援工作,開始運用人工智能,透過預測性分析系統,讓AI幫助分析道路交通環境、可行走的路線等,挑選最佳行走途徑,盡可能避開交通黑點,確保緊急救援車輛安全完成每一項任務。
余晨峰律師進一步說明,緊急救援車輛與其他道路使用者一樣共享道路,因此也會受到現行法律規範,例如車載通訊系統、即時監控系統、24小時與總部聯繫、規範車速等工具,監察司機的技術,有無出現不安全駕駛。
假如監測前方的道路太擠塞,有可能啟動暫代性運輸方案,例如出動直升機、小型飛機等將傷者送往就近醫院接受緊急治療。
余晨峰律師在總結時說,大數據表明,要達到交通意外事故零死亡願景,路途仍然很遙遠,但至少提醒我們,全民參與必不可少。
在聯邦運輸部的眼中,任何一個人的寶貴生命被車禍奪走,都是不值得的。EMS負責在事故發生後盡快到場救治傷者,他們的專業精神、工作態度值得我們敬佩。當救人的同時,大家不要忘記,他們工作期間的生命安全亦應受到適當關注。
余晨峰律師叮囑大家,一定要以安全車速駕駛,無論發生甚麼類型的交通意外事故而造成人體傷害,請以自身生命安全為先,立即到醫院求醫,然後盡快研聘精辦相關類型的律師事務所,確保一切後續工作得到妥善處理,保障應有權益。
想找律師,請找余晨峰律師 (626) 289-2833)【微信公眾號-余晨峰律師樓】。余晨峰律師樓擁有一支經驗豐富的律師團隊,以超過三十年專業知識和謹慎態度,細緻評估每宗車禍案件賠償的風險及可行性。
文中圖片皆源自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
Copyright© 2025
余晨峰律師樓
MY LAW CORPORATION®.
All rights reserved.
全天候車禍意外緊急處理小組到府服務專線
(626)289-2833
請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法律信息: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最有經驗、最有競爭力、最實事求是的律師事務所。專精車禍人體意外傷害,嚴重意外傷亡索償、商業(跨國商帳追收)及地產訴訟、刑事辯護、民事及刑事上訴。
打開微信,使用 “掃描QR Code”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。